tel400-008-6690

量子效率测试仪

MNPVQE-300Pro量子效率测试仪是光伏研究和生产线质量过程中常见的工具,用于准确测定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EQE (IPCE)和IQE。

MNPVQE-300Pro与各种类型的光伏器件、材料和架构兼容,包括c:Si、mc:Si、a:Si、µ:Si、CdTe、CIGS、CIS、Ge、染料敏化、有机/聚合物、串联、多结(2-、3-、4-结等)、量子阱、量子点、硫族化物和钙钛矿。

PL/EL一体机

对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内部的缺陷,如晶体缺陷、杂质等,进行高精度检测从而帮助生产人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

ME-PSC-PL/EL tandem拥有智能检测系统,可根据缺陷种类进行识别定制,如黑斑、麻点、黑角、划伤等。

Sinton硅片少子寿命测试仪

WCT-120测试仪拥有被高度认可的准稳态光电导(QSSPC)少子寿命测量技术。QSSPC技术应用在模拟多晶硅片,掺杂扩散和低少子寿命样品方面非常理想。QSSPC少子寿命测量也能得到暗开路电压(与光照)的曲线,可与太阳能电池制程每一阶段的IV曲线作比较。

WCT-120可搭配Suns-Voc一起使用。

Suns-Voc主要用于测量半成品电池片以及完整电池片,在监控优化电池片的正面浆料印刷工艺后非常理想。可优化和模拟维持电压,得到好的欧姆接触和避免漏电分流这些步骤。

Sinton硅块少子寿命测试仪

BCT-400型号少子寿命测试仪可以不需要表面钝化处理,就量测P型或者N型单晶或者多晶硅块少子寿命。少子寿命的量测对于监控硅块在长晶过程引入的缺陷或者污染物造成的缺陷有着重要的意义。

还可以通过使用少子寿命测试仪BCT-400直接判断表面平坦的硅块的质量好坏。

绒面反射率测试仪

RTIS绒面反射率测试仪可以测试制绒片对不同波长段的光的反射率强度,测试结果会通过软件对光电信号进行计算最终以可视化的曲线呈现出来,有利于用户对制绒片的反射率这一特性进行系统表征。

适用于「单多晶硅制绒、镀膜、刻蚀及湿法/干法黑硅等」各前道工艺的粗糙表面指定波段范围内的反转率、反射率最低波长点、总反射能量等。

3D共聚焦显微镜

ME-PT3000是一款光伏电池片表面质量检测专用光学仪器,基于光学原理结合精密Z向扫描模块与3D建模算法,通过非接触式3D扫描成像,实现栅线高度/宽度、绒面金字塔数量的量化检测,可反馈清洗制绒、丝网印刷工艺质量。

设备采用落地式共聚焦显微镜结构,配备抗阻尼机构隔离环境震动,通过点阵式扫描与信号处理算法,支持高精度3D测量及高清聚焦成像,适用于光伏电池片生产过程质量监控。

清洗制绒工作站

在线四探针方阻测试仪

FPP230 Auto是专为「光伏工艺监控设计」的在线四探针方阻仪,可以对最大230mm样品进行快速、自动的扫描,获得样品不同位置的方阻/电阻率分布信息。

随着客户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美能推出的1-9点在线四探针以超高的精度,灵活的设计收到了自动化厂商与客户的广泛好评。

全自动扫描四探针方阻测试仪

FPP230A是专为科学研究设计的扫描四探针方阻测试仪,可以对最大230mm样品进行快速、全自动的扫描,获得样品不同位置的方阻/电阻率分布信息。

动态测试重复性(ITO薄膜)可达0.2%,为行业领先水平。1mΩ~100MΩ的超宽测量范围可涵盖绝大部分应用场景,可广泛适用于 “光伏、半导体、合金、陶瓷” 等诸多领域。

在线薄膜厚度测试仪

POLY5000是专为光伏工艺监控设计的在线膜厚测试仪,可以对样品进行快速、自动的5点同步扫描,监测“工业产线上”各式薄膜的厚度以及光学常数,快速准确测量薄膜厚度、光学常数等信息,可根据客户样品大小定制测量尺寸。

使用美能成熟的「膜厚测量」,POLY5000使用户能够优化膜厚特性,并实时监控工艺的稳定。

晶化率测试仪

美能晶化率测试仪Galaxy Solar可同时适用于光谱和成像,具有高光谱分辨率、极低杂散光的光谱仪保证光谱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一系列针对拉曼光谱成像的新技术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拉曼光谱成像的质量和速度,新型成像算法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大数据中提炼出有用的光谱信息。
独特的高效率非对称式光路设计,配合光栅在轴扫描,抑制杂散光,消除衍射光,保证客户快速准确地获得高信噪比光谱和成像。

Horiba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

HORIBA LabRAM Odyssey 高速高分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引入全反射概念,从物镜,耦合光路,光谱仪均采用反射镜组成,从仪器基础设计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色差,提出紫外灵敏度测试指标,满足全光谱范围内的高灵敏度测试要求。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美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是研究各种分子在红外波段发射或吸收辐射规律与分子结构关系的有力工具,主要用于物质结构的分析。
利用红外吸收谱可以研究非晶硅、微晶硅材料中Si-H键的构型及其分布情况。

霍尔效应测试仪

霍尔效应测试仪是理解和研究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材料电学特性的工具,用于测量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霍尔系数等重要参数。

HMS-3000霍尔效应测量系统主要由恒电流源、范德堡法则终端转换器、低温(77K)测量系统及磁场强度输入系统组成,拥有研究半导体材料霍尔效应所有的部件和配置,是一套非常成熟的仪器系统。

分光光度计

UVN2800-Pro分光光度计采用独特的双光束光学设计,可以完美地校正不同样品基质的吸光度变化,从而可稳定地进行样品的测定,具有测试范围广、精度高以及稳定性好的优点。

UVN2800-Pro分光光度计支持测定从紫外区到近红外区的广范围波长区域的太阳光透过率,为太阳电池的效率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光谱椭偏仪

UVPLUS SE全光谱椭偏仪是美能光伏针对光伏太阳能电池研发和质量控制领域推出的高性能专用光谱椭偏仪,波长范围覆盖紫外、可见到近红外。

设备拥有高灵敏度探测单元和光谱椭偏仪分析软件,专门用于测量和分析光伏领域中单层或多层纳米薄膜的层构参数(如厚度)和物理参数(如折射率n、消光系数k)。

Horiba椭圆偏振光谱仪

UVISEL PLUS椭偏仪应用于测量各类薄膜的膜厚及光学参数(n,k),具有对单层膜、多层膜等材料具有光学性能的分析能力,测量膜厚范围可从单原子层至微米量级。

UVISEL Plus集成了最新的FastAcqTM快速采集技术,可在3分钟以内实现高分辨的样品测试(190-2100nm),校准仅需几分钟。

TLM接触电阻率测试仪

在太阳能电池电极优化中,接触电阻是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接触电阻的大小不仅与接触的图形有关,还与扩散工艺及烧结工艺有关。测量接触电阻率可以反映扩散、电极制作、烧结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TLM-STD接触电阻率测试仪提供2种测试功能:
接触电阻率测试和线电阻测试:可切换使用。接触电阻率测试主要用于测试接触电阻,薄层电阻,接触电阻率等项目;
线电阻测试:用于测试栅线的线电阻。

超景深显微镜

ME-UD6300超景深显微镜是一款用于对各种精密器件及材料表面进行亚微米级测量的检测仪器。它采用了高数值的物镜和光阑,通过调节光源的光斑大小和光阑的位置,使光线在不同深度处的聚焦度不同,从而实现超景深效果同时结合精密Z向扫描模块、3D建模算法等对器件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扫描并建立表面3D图像,通过系统软件对器件表面3D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获取反映器件表面质量的2D、3D参数,从而实现器件表面形貌3D测量的光学检测仪器。

网版智能影像测量仪

美能AVT-4030网版智能影像测试仪集成尺寸、缺陷、膜厚、张力检测为一体,实现了光伏丝印网版高精度、高效率、全方面缺陷检测和线宽线距及涨缩测量,是质量控制QC人员理想的质检助手。

AVT-4030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人性化操作界面,只需几步完成操作,同时具有测量及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帮助客户分析及改善制程。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美能全自动影像测量仪VMM PV配备了基于高分辨率相机的测量系统,可对各种零件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
VMM PV基础模块:用于检测光伏网板的图形,2D平面,以及栅线宽度、间距、PT值印刷效果等。
独家研发金属遮盖率模块:定向开发的计算银栅线占据整个电池片的一个遮盖比例。可以快速用视觉图形化的方法自动计算出遮盖比例,对比和原先设计的比例差值。

卧式拉力机

光伏产业里电池片来料检测时,为了检验栅线焊接质量,需要对电池片做弯曲测试和焊带剥离强度试验来检测电池片性能。ME-CELL-HTT是专为电池片做180°剥离度试验研制的卧式拉力测试仪。
测试仪载荷范围为0N至100N,可提供具有卓越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测试方案,数据采集频率高达50Hz、力值精度从满量程到1/1000为示值的±0.5%,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电池片稳态光衰老化试验箱

美能电池片稳态光衰试验箱采用能摸拟全光谱光源的金卤灯,来再现不同环境下存在的破坏性光波,可以为光伏电池片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环境模拟和加速试验。

光照试验执行标准按IEC61215标准中MQT08、MQT09条款规定的稳定性测试,辐照面积最小可做到600×600mm,光照等级满足BBA标准。

电池片紫外老化试验箱

美能光伏电池片紫外老化试验箱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对光伏电池片进行加速老化测试的设备。

试验执行标准按IEC61215标准中MQT10条款规定,辐照面积最小可做到700×900mm,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可控的紫外光源、温湿度调节等条件,评估材料在长期户外暴露下的耐候性、抗老化性能及可靠性。

电池片拉脱力综合测试仪

美能电池片拉脱力综合测试仪,具有卧式模块测试功能,可进行卧式180°焊带剥离强度测试,28个传感器同时使用;又可实现电池片弯曲测试,满足三点,四点弯曲测试。

设备满足目前主流厂商各规格电池片的安装测试,广受青睐。专用于光伏行业硅料、硅晶片、电池组件等相关产品的剥离力、抗拉强度等测试。

外观检验台

光伏组件的外观缺陷(裂纹,气泡,脱层等)在后续的试验中可能会加剧并对组件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美能外观检验台ME-PV-VI用于检测光伏组件中的任何外观缺陷,满足IEC61215-2:2021标准中MQT01外观检查要求。

湿漏电测试系统

光伏组件湿漏电流试验系统用于验证组件经雨、雾、露水或溶雪等气候造成的湿气进入组件内部对电路引起腐蚀、漏电或安全事故的影响,确保组件绝缘性能符合标准。
美能湿漏电测试系统满足IEC 61215-2:2021、IEC 61730-2:2016、UL 1703-2015试验标准。

组件实验室EL测试仪

光伏组件实验室EL测试仪是一种基于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原理的高精度检测设备,主要用于评估光伏组件内部缺陷与性能,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紫外老化试验箱

美能光伏组件紫外老化试验箱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自然环境中紫外线辐射对光伏组件进行加速老化测试的设备。
试验执行标准按IEC61215标准中MQT10条款规定,辐照面积可做到5800×2800mm(满足4块2500×1400×50mm规格的组件同时测试),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可控的紫外光源、温湿度调节等条件,评估材料在长期户外暴露下的耐候性、抗老化性能及可靠性。

稳态光衰老化试验箱

美能稳态光衰试验箱采用能摸拟全光谱光源的金卤灯,来再现不同环境下存在的破坏性光波,可以为光伏组件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环境模拟和加速试验。
光照试验执行标准按IEC61215标准中MQT08、MQT09条款规定的稳定性测试,辐照面积可做到6040×2560mm,光照等级满足BBA标准。

电流连续性监测系统

电流连续性测试系统是专门为IEC61215标准中10.11高低温循环实验条款、10.12湿冻实验条款开发,主要包括提供稳定直流电、电流记录、温度记录和温度控制功能。通过温度控制直流电源的开启,对多路电流、多路温度长期实时监控。与热循环试验箱配合使用,可对多个组件内部电路导通性监控。

PID测试系统

组件应用过程中出现长期泄漏电流会造成电池片载流子及耗尽层状态发生变化、电路中的接触电阻受到腐蚀、封装材料受到电化学腐蚀等问题,从而导致电池片功率衰减、串联电阻增大、透光率降低、脱层等影响组件长期发电量及寿命的现象。
PID抗性测试常与热循环(MQT11)、湿冻循环(MQT12)等结合,模拟组件在复杂环境下的综合失效模式。

旁路二极管测试系统

旁路二极管测试系统是专为光伏组件设计的核心检测设备,用于评估旁路二极管(Bypass Diode)在极端工况下的导通性能、热稳定性及耐久性。作为光伏组件的“安全阀门”,旁路二极管可有效防止热斑效应,确保组件在局部遮阴或电池片失效时仍能安全运行。
本系统通过精准模拟实际应用场景,验证二极管的关键参数,保障组件长期可靠性,降低电站运维风险。

LeTID测试系统

反向电流过载系统

太阳能电池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电压降低,受到其他电池串反向充电的可能,如果反向充电电流还没有达到电池串熔丝的保护电流,则由可能使组件长期反向充电,温度不断升高,损坏组件。
本测试是在提供反向电源,向太阳能电池反向充电,模拟实际工况,测试组件经受反向电流的能力。适用于IEC61730标准中的MST26条款。

脉冲电压测试系统

光伏组件脉冲电压测试仪是一种专用于评估光伏组件在瞬态过电压(如雷击、开关浪涌)条件下的绝缘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设备。
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模拟IEC 61730等国际标准中规定的脉冲电压波形(如1.2/50 μs),验证组件内部材料(如封装胶膜、背板)及电路在极端电压冲击下的耐受能力,防止因绝缘失效导致的热斑效应、漏电或火灾风险。

绝缘耐压测试仪

光伏绝缘耐压测试仪是用于评估光伏组件及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与耐压能力的专用设备,主要检测其在高压环境下的漏电流、绝缘电阻及耐压强度,以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并预防因绝缘失效引发的火灾或设备损坏风险。核心功能包括:

绝缘电阻测试:测量组件内部材料(如EVA胶膜、背板)的绝缘性能,确保无漏电隐患。
交/直流耐压测试:模拟雷击、电网浪涌等瞬态高压环境,验证组件长期耐受能力。
电弧侦测:识别高压下局部放电或电弧现象,评估潜在绝缘缺陷。

接地连续性测试仪

美能接地连续性测试仪是专用于评估光伏组件接地系统可靠性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光伏组件金属框架、接线盒与接地导体之间的电阻值,确保接地连续性符合安全标准。
该设备通过施加恒定直流电流,测量接地回路电阻,验证组件在极端条件下(如雷击、漏电)的电气安全性能。

绝缘耐压接地测试仪

ME-PV-HIG是美能针对光伏行业自动化测试设备配套而开发的一款高性能耐压绝缘接地连续性三合一综合测试仪。标配数据采集软件,支持U盘远程升级程序。符合光伏标准IEC61215、IEC61730。

湿热环境试验箱

太阳能组件在应用过程中需经受严酷气候环境考验,其中高温高湿环境(DH试验)是评估光伏组件可靠性及材料耐久性的核心测试项目。
该试验通过模拟85℃高温、85%RH相对湿度的双85极限环境(符合IEC 61215、UL 1703等国际标准),结合长达1000小时以上的持续循环测试,系统验证组件电性能衰减、封装材料失效、组件长期可靠性预测。

湿冻环境试验箱

太阳能组件应用过程中会经受各种严酷天气的考验。其中组件承受高温和高湿以及随后的低温影响的能力,承受长期湿气渗透的能力等各项性能需要评估。HF环境模拟试验,为了验证评估组件或材料的可靠性,并通过热疲劳诱导失效模式,早期识别制造缺陷。

热循环试验箱

美能热循环试验箱是专为太阳能组件设计的可靠性测试设备。它通过精准模拟高低温快速交变环境,验证组件产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结构稳定性及长期耐久性,并通过热疲劳诱导失效模式,帮助用户提前发现潜在缺陷,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动态机械载荷测试机

对光伏组件和建筑集成光伏系统均需要进行机械性能评估,这一评估是确保这些系统长期功能性和优化商业产品的关键步骤。通过机械加载(ML)、非均匀机械加载(IML)和动态机械加载(DML)等方式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光伏组件在外部机械载荷下的性能,确保组件不受视觉损坏和电气功能严重损失。
美能动态机械载荷测试仪,满足IEC61215-2016标准中4.15条例,IEC61730-2016标准中MST34条款,UL1703标准中41条款静态机械载荷测试要求。84通道压力传感器控制,每个气缸单独控制;吸盘间距可调,万向结构,保障组件表面受力均匀,高精度可编程直流电源监控组件内部电流连续性。

静态机械载荷测试机

光伏组件静态机械载荷测试机是用于模拟光伏组件在户外实际安装中承受静态机械载荷(如风压、雪压、覆冰等)的专用设备,通过施加持续压力或拉力,评估组件的结构强度、材料耐久性及电气性能稳定性。
其核心目的是验证组件在极端环境下的抗压、抗弯、抗拉能力,确保其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如IEC 61215、IEC 61730、UL 1703等),并降低户外运行中的失效风险。

冰雹冲击试验机

在光伏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组件面临各种环境挑战,其中就包括冰雹。当冰雹以高速撞击组件表面时,可能对光伏系统造成严表面破损、电池损伤、连接线断裂等严重影响。因此,了解冰雹对组件的影响和组件的抗冲击能力,对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美能冰雹冲击试验机是基于IEC61215标准MQT17条款开发,通过气压冲击不同直径大小的(人工制作的冰球用于模拟冰雹)冰球,并以恒速撞击组件,模拟冰雹气候对组件的影响,验证组件抗冰雹撞击的能力。

引出端强度试验机

引出端强度试验机是专为IEC61215标准中的MQT14条款设计开发的,试验机满足拉力试验、扭力试验、粘结力试验。
设备模拟组件在安装过程中,组件引线端被无意或有意拉扯,设备以一定质量的砝码施加在引线端往复拉扯从而评判引线端的抗拉性能;设备利用马达施加一定扭力于引线端,从而评判引线端抗扭力的性能。

霰弹冲击试验机

光伏霰弹袋冲击试验机是一种专门用于评估光伏组件(尤其是建筑一体化光伏 BIPV)抗冲击性能的测试设备,其核心功能是模拟人体或物体撞击玻璃表面的场景,验证组件在极端机械载荷下的安全性。
美能霰弹冲击试验机是基于IEC61730-2标准MST32条款开发的光伏组件抗重物撞击的能力测试设备,本机采用可控的升降系统,提升以铅球为填充物,玻璃丝带包裹制成的撞击袋,在不同垂直高度自由坠落时,产生动能作用于光伏组件表面,以验证钢化玻璃遭撞击破裂后,产生的划伤或刺伤危险伤害试验。

抗划伤(切割)测试机

太阳能组件表面有塑料材料,在生产、安装、运行的任意过程,当锐利的物体触碰时,可能出现划伤现象,影响组件的绝缘性。严重的将会使内部带电体裸露,产生触电风险。
美能抗划伤(切割)测试机是根据IEC61730,UL1703,ASTM E2685-2009标准研制的自动测试设备,用于测试聚合物材料作为前后表面的组件是否能够经受住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常规操作,而无人身电击的危险。

剥离试验机

光伏组件剥离/搭接试验机是通过对光伏产品的多年检测及研究工作,专门开发应用于光伏组件剥离试验和搭接试验的一款二合一新型产品,其技术指标满足IEC61730-2:2016标准的有关要求。

万能材料试验机(单臂)

美能光伏万能材料试验机(单臂拉力机)采用紧凑型单立柱设计,专为光伏材料小负荷、高精度测试需求开发,适用于焊带、封装胶膜、接线盒连接器等关键部件。
可执行拉伸、剥离、弯曲等测试,精准测量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粘接性能,支持产线快速抽检与研发验证,是一种专用于测试光伏组件材料力学性能的设备。

万能材料试验机(双臂)

美能光伏万能材料试验机(双臂拉力机)是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力学测试设备,以双立柱门式结构为核心,具备高稳定性与大负荷能力,专用于光伏玻璃、铝合金边框、背板等材料的强度验证。
支持三点弯曲、压缩、双轴拉伸,可测试钢化玻璃抗风压、边框疲劳寿命等关键参数,满足UL 1703与IEC 61730标准。

光伏玻璃透过率测试仪

美能气浮台式光伏玻璃透射率测试仪PGT2400是光伏玻璃性能检测的利器,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准确性、测量稳定性,能够测量样品的透射率,计算出超白压花玻璃的AM1.5有效太阳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Y、x、y、L*、a*、b*等颜色参数,显示CIE色坐标及色品图。
配备气浮平台,保证测量移动玻璃时,无摩擦运动减少磨损,且节省搬运玻璃的人力。

醋酸测试试验箱

光伏组件通常采用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对太阳能电池进行封装,在户外长时间暴露使用过程中,除了水汽侵蚀,上述eva胶膜还会降解生成醋酸和烯烃,逸出的醋酸能够对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栅线、焊带等造成腐蚀,影响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与安全性能。
美能醋酸测试设备为箱套箱模式,可对晶硅电池片进行耐酸度测试,可有预防组件成品醋酸失败。使用场景:电池厂成品定期监控,新浆料评估,组件厂来料监控。

交联度测试系统

美能交联度测试仪用作光伏组件封装的EVA交联、聚乙烯(PE)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线电缆(XLPE)交联、天然高分子离子交联及高分子结晶度等其他材料的测试,检测其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候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

二极管接线盒综合测试仪

ME-9960型光伏二极管接线盒综合测试仪是本公司针对光伏接线盒电气特性测试需求而研制的专用测试仪器。可测试接线盒内部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VF、反向漏电流IR、反向电压VR、导通直流电阻R、以及温度TC等参数。能满足10W~400W接线盒(2只~8只二极管)的测试需求。被广泛应用于接线盒生产厂家的在线测试及组件使用厂家的进货验收。
符合光伏标准IEC61215、IEC61730。用于光伏组件接线盒的测试,可以自动识别被测元件,一次性对接线盒的多种参数进行测试。

落球冲击试验机

美能落球冲击试验机是以规定重量之钢球调整在一定的高度,使之钢球自由落下试验,冲击击试件表面,观察其受损程度,用以判定塑胶、陶瓷、压克力、玻璃纤维、光伏组件、钢化玻璃及接线盒的品质。
吸盘采用电磁铁模式,符合标准GB/T9656、GB/T9962、GB/T15763.2标准的要求的冲击需要。

半自动四探针

全自动探针式台阶仪

美能全自动探针式台阶仪采用接触式表面形貌测量,可测量样品表面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轮廓,可以进行台阶高度、膜厚和薄膜高度、表面形貌、表面波纹和表面粗糙度等的测量,是传统表面形貌测量的一个新发展。
接触力最小可达1mg,对测量表面反光特性、材料种类、材料硬度都没有特别要求,样品适应面极广,数据复现性高、测量稳定、便捷、高效,是微观表面测量中使用最广泛的微纳样品测量手段。

复合式LED模拟器

多通道太阳能MPPT系统

美能多通道太阳能MPPT系统专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工作者量身打造,采用AAA级LED太阳光模拟器作为老化光源,可通过多种方式对电池进行控温并控制电池所处的环境氛围,可以对多组电池同时进行长期的稳定性能测试。
除了传统的MPPT模式以外,设备还增加了恒压和恒流老化模式,以增加稳定性研究的灵活性。并且MPPT还拥有强大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实时查看和对比不同样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LED模拟器光浴

Horiba高灵敏一体式稳瞬态荧光光谱仪

HORIBA Fluoromax PLUS作为科研级一体式荧光光谱仪的代表,集成了配置灵活、易于操作等优点,同时还采用了全反射光路和单光子计数技术,率先将高灵敏度和宽光谱测量带到台式荧光光谱仪系统中,是新一代的高灵敏度科研级荧光光谱仪,选配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单元(TCSPC)和近红外检测器,使其拥有更宽的光谱测试范围(至1900nm)和更短的荧光寿命测试(至5ps)。

HORIBA Fluoromax PLUS可为固体/液体样品、高通量筛选、低温/高温、绝对量子产率、微量样品、滴定注射/停留提供全系列的解决方案。此外,它还可与荧光显微镜耦合,进行微米级显微荧光测量,通过与众多附件耦合,可实现强大的拓展性,从而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

在透明导电电极TCO沉积后,空穴传输层沉积前,激光设备会对样品进行激光划线,形成独立的条形导电电极,并作为后续P2、P3划线的定位点。因此通过对P1划线进行质量检测,可以多方面提高钙钛矿电池的效率、稳定性、均匀性、寿命、安全性和制造成本效益。
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是一款专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1激光划线工序设计的高精度测试设备。设备可以通过探针与样品直接接触,测试其电阻等参数,精准判断P1划线的优劣情况。

钙钛矿在线膜厚测试仪

PVK5000钙钛矿在线膜厚测试仪采用行业领先微纳米薄膜光学测量创新技术,利用光学干涉原理,通过分析薄膜表面反射光和薄膜与基底界面反射光相干涉形成的反射光谱,快速、连续监测工业产线上各式薄膜的膜厚以及光学常数,快速准确测量薄膜厚度、光学常数等信息。

钙钛矿工艺检测工作站

手持式IV测试仪

便携式EL测试仪

手持热成像测试仪

户外组件IV测试仪

户外组件多通道测试系统

光伏逆变器电能质量测试仪

无人机EL检测仪

我们能帮您找到什么?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媒体新闻稿

迈向27.51%效率,非晶/微晶材料在HBC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日期:2024-11-13浏览量:

太阳能光伏行业正寻求通过创新制造工艺、新型材料、太阳能电池设计和模块配置来提高模块性能。SHJ 太阳能电池具高 PCE、简化制造工艺和低制造成温等优点,但存在Jsc较低和原材料成本较高等局限,IBC技术有望提升硅太阳能电池PCE。SHJ太阳能电池利用非晶硅层进行有效钝化,并通过掺杂的非晶硅层形成钝化接触。

image.png


SHJ太阳能电池和SHJ-IBC太阳能电池

 

两种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png 

两种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SHJ太阳能电池结构

从上到下的结构依次为:银/ITO/(n+i)层/(n) c-Si/(i+p)层/ITO/银。

其中,银(Ag)作为电极材料,ITO(氧化铟锡)作为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n+i)层表示n型掺杂的非晶硅层与本征非晶硅层的组合,(n) c-Si表示n型掺杂的晶体硅层,(i+p)层表示本征非晶硅层与p型掺杂的非晶硅层的组合。

这种结构利用非晶硅层进行有效钝化,并通过掺杂的非晶硅层形成钝化接触,以提高电池的效率

 

SHJ-IBC太阳能电池结构

SHJ-IBC太阳能电池在结构上与SHJ太阳能电池类似,但具有一些关键区别。

在SHJ-IBC太阳能电池中,电子选择性接触(ESC)空穴选择性接触(HSC)都位于电池的背面,这有助于减少前表面的遮挡,提高光的利用率

电池背面分为三个区域:ESC、HSC和一个分隔它们的间隙。

这种设计旨在减少由于电极阴影效应导致的效率损失,同时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FF)和功率转换效率(PCE)。

 

数字孪生中使用的参数.png

数字孪生中使用的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准确模拟SHJ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影响载流子的传输、复合和电池的整体效率。通过精确设置这些参数,研究人员可以创建出能够准确反映实际电池性能的数字孪生体,进而评估和优化电池设计。

 


接触电阻模拟

评估具有非晶硅(p-a-Si:H)和纳米晶硅(p-nc-Si:H)空穴选择性接触(HSC)层的SHJ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点(MPP)的功率损失

 

SHJ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点(MPP)的功率损失和系列电阻的分析.png

SHJ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点(MPP)的功率损失和系列电阻的分析

 

功率损耗分析:

对比了具有 p - a - Si:H 空穴选择接触(HSC)层和 p - nc - Si:H HSC 层的 SHJ 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点处的功率损耗情况,表明电池性能增强主要源于背面 HSC 层

 

串联电阻构成:

将 Rs 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包括体相内部的本征成分、前后表面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和电极指区域的载流子传输电阻以及电子选择接触(ESC)和 HSC 的接触电阻率(ρESC 和 ρHSC)。

图中可看出 ρESC 虽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而 ρHSC 从 102 降至 4mΩ cm²,显著减小,这表明在提升电池性能方面,降低 HSC 层接触电阻率具有重要意义。

 

SHJ太阳能电池接触电阻率(ρC)模拟.png

SHJ太阳能电池接触电阻率(ρC)模拟

TLM模拟结构示意图:这个结构包括两个相同的接触堆叠,每个宽度为1000微米,位于c-Si基底上,并通过可变间隙隔开。

 

J-V特性曲线:在暗条件下(电压范围为-0.2至0.2伏特)对不同接触垫间距的电子选择性接触(ESC)进行评估的J-V(电流-电压)特性曲线。这些曲线用于计算接触电阻率ρC。

不同接触垫间距的总电阻RT:不同接触垫间距下ESC的总电阻RT,这些数据用于通过TLM方法计算接触电阻率ρC。

接触电阻率ρC的计算:图中可以计算接触电阻率ρC,使用公式ρC = RC - LT / W,其中RC是接触电阻的一半,LT是有效转移长度的一半,W是TLM模拟中默认的接触长度(1微米)。

掺杂浓度对接触电阻率的影响:通过TLM模拟确定的p层的掺杂浓度,图中突出显示了p-a-Si:H HSC和p-nc-Si:H HSC的点。通过增加掺杂浓度,可以显著降低ρHSC。

 

SHJ太阳能电池数字孪生体的电气性能比较.png

SHJ太阳能电池数字孪生体的电气性能比较

 

短路电流(Jsc):使用p-nc-Si:H HSC的太阳能电池的Jsc略高于使用p-a-Si:H HSC的电池,这表明纳米晶硅层可以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Voc):p-nc-Si:H HSC的太阳能电池的Voc也略高于p-a-Si:H HSC的电池,这可能是由于纳米晶硅层更好的载流子选择性,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损失。

 

填充因子(FF):p-nc-Si:H HSC的太阳能电池的FF同样略高于p-a-Si:H HSC的电池,这表明纳米晶硅层可以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功率转换效率(PCE):p-nc-Si:H HSC的太阳能电池的PCE高于p-a-Si:H HSC的电池,这与Jsc、Voc和FF的提高相一致。

与LONGi太阳能电池的比较:数字孪生体的模拟结果与LONGi公司的实验结果非常接近,这验证了数字孪生体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纳米晶硅(p-nc-Si:H)作为HSC层的SHJ太阳能电池在电气性能上优于使用非晶硅(p-a-Si:H)的电池。

 


SHJ和SHJ-IBC太阳能电池的数字孪生体创建

SHJ-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气性能.png

SHJ-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气性能

 

HSC宽度与VOC的关系:

随着HSC宽度的增加,开路电压(VOC)提高。使用p-nc-Si:H HSC的电池相比使用p-a-Si:H HSC的电池展现出更高的VOC,这归因于p-nc-Si:H更高的掺杂浓度,导致在c-Si中的能带弯曲更强,复合损失减少。

HSC宽度与FF的关系:

填充因子(FF)随着HSC宽度的增加而提高。

p-nc-Si:H HSC的电池由于其更高的载流子收集能力,相比p-a-Si:H HSC的电池展现出更高的FF。

HSC宽度与JSC的关系:

短路电流(JSC)随着HSC宽度的增加而提高。

减少的复合损失和增强的载流子收集能力有助于提升JSC。

HSC宽度与PCE的关系:

功率转换效率(PCE)随着HSC宽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存在一个最佳点,超过这个宽度后效率会开始下降。

对于使用p-a-Si:H HSC的SHJ-IBC电池,当HSC宽度为220微米时,PCE达到27.01%。对于使用p-nc-Si:H HSC的SHJ-IBC电池,当HSC宽度为120微米时,PCE达到27.38%。

当将间隙宽度从80微米减少到20微米时,p-nc-Si:H HSC的电池的PCE可以进一步提升到27.51%。

image.png

短路电流(JSC):三种情况下的JSC都接近42.5 mA cm^-2,表明光生电流密度在不同设计间保持一致。

开路电压(VOC):使用纳米晶硅(nc-Si:H)HSC的电池展现出比非晶硅(a-Si:H)HSC的电池更高的VOC。将间隙宽度从80微米减少到20微米,进一步略微提高了使用nc-Si:H HSC的电池的VOC。

填充因子(FF):使用nc-Si:H HSC的电池展现出比使用a-Si:H HSC的电池更高的FF。

减少间隙宽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nc-Si:H HSC的电池的FF。

功率转换效率(PCE):

使用a-Si:H HSC的电池的PCE为27.01%。

使用nc-Si:H HSC的电池的PCE为27.38%。

将间隙宽度从80微米减少到20微米,将使用nc-Si:H HSC的电池的PCE提高到27.51%。

 

通过创建高效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的数字孪生模型,评估了 SHJ - IBC太阳能电池的实际效率极限,SHJ - IBC 电池采用非晶 HSC 效率可达 27.01%纳米晶 HSC 时可达 27.38%,将间隙宽度从80μm减至20μm可使效率提升至 27.51%

 


能晶化率测试仪

image.png

联系电话:400 008 6690

能晶化率测试仪拥有极佳的紫外灵敏度和优异的光谱重复性。采用325激光器,同时优化紫外光路设计,提高光谱稳定性,高效率利用325激光与样品拉曼信号,实现了5nm以上非晶/微晶材料的原位测试,是表征"微晶一异质结"电池的最优选择。

n行业最佳,紫外灵敏度硅一阶峰的信号计数优于1000 (1秒积分时间)

n光谱重复性:单晶硅校准后,≤520±0.02cm-1

n光栅刻线数:≤2400 gr/mm;≤1800 gr/mm

 

随着非晶/微晶材料在HBC太阳能电池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美能晶化率测试仪以其卓越的紫外灵敏度光谱重复性,成为了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该测试仪采用的325纳米激光器和优化的紫外光路设计,不仅提高了光谱稳定性,还实现了对5nm以上非晶/微晶材料的原位测试,为“微晶-异质结”电池的表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原文出处:Evaluating the Practical Efficiency Limit of Silicon Heterojunction–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 Solar Cells by Creating Digital Twins of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with Amorphous Silicon and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Hole Contact Lay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