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效率测试仪
PL/EL一体机
Sinton硅片少子寿命测试仪
Sinton硅块少子寿命测试仪
绒面反射率测试仪
3D共聚焦显微镜
清洗制绒工作站
在线四探针方阻测试仪
全自动扫描四探针方阻测试仪
在线薄膜厚度测试仪
晶化率测试仪
Horiba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霍尔效应测试仪
分光光度计
全光谱椭偏仪
Horiba椭圆偏振光谱仪
TLM接触电阻率测试仪
超景深显微镜
网版智能影像测量仪
全自动影像测量仪
卧式拉力机
电池片稳态光衰老化试验箱
电池片紫外老化试验箱
电池片拉脱力综合测试仪
外观检验台
湿漏电测试系统
组件实验室EL测试仪
紫外老化试验箱
稳态光衰老化试验箱
电流连续性监测系统
PID测试系统
旁路二极管测试系统
LeTID测试系统
反向电流过载系统
脉冲电压测试系统
绝缘耐压测试仪
接地连续性测试仪
绝缘耐压接地测试仪
湿热环境试验箱
湿冻环境试验箱
热循环试验箱
动态机械载荷测试机
静态机械载荷测试机
冰雹冲击试验机
引出端强度试验机
霰弹冲击试验机
抗划伤(切割)测试机
剥离试验机
万能材料试验机(单臂)
万能材料试验机(双臂)
光伏玻璃透过率测试仪
醋酸测试试验箱
交联度测试系统
二极管接线盒综合测试仪
落球冲击试验机
半自动四探针
全自动探针式台阶仪
多通道太阳能MPPT系统
Horiba稳瞬态荧光光谱仪
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
钙钛矿在线PL测试仪
钙钛矿在线方阻测试仪
钙钛矿在线膜厚测试仪
钙钛矿工艺检测工作站
手持式IV测试仪
便携式EL测试仪
手持热成像测试仪
户外组件多通道测试系统
光伏逆变器电能质量测试仪
无人机EL检测仪
从实验室到工业级:激光划线工艺推动钙钛矿电池规模化应用
日期:2025-05-15浏览量:12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凭借其高功率转换效率(PCE)、低制造成本及可调带隙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候选。然而,从实验室级别的小面积电池(0.057 cm²,PCE 26.1%)扩展至工业级组件(PSMs)和大面积面板(PSPs)时,效率显著下降,成为规模化应用的瓶颈。
本文通过材料界面工程、采用美能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实现激光划线优化及封装工艺创新,成功实现了156 cm²组件的17.68% PCE和0.73 m²面板的12% PCE,为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
不同尺寸钙钛矿太阳能组件(PSMs)有效面积的PCE对比
钙钛矿组件的优化设计
电子传输层(ETL)优化:采用介孔TiO₂(m-TiO₂)结合石墨烯薄片,提升电子提取效率,降低界面复合。石墨烯掺杂的ETL可将电子迁移率提高30%,并减少紫外光催化降解。
通过高温烧结(460°C)确保ETL的化学稳定性,避免SnO₂基平面结构的均匀性缺陷。
界面钝化:引入苯乙基碘化铵(PEAI)钝化钙钛矿表面,填充碘空位并抑制非辐射复合。退火后形成二维PEA₂PbI₄覆盖层,增强抗湿氧侵蚀能力,使组件在85°C下T80(效率保持80%)达1250小时。
15.6 × 15.6 cm² PSMs的HTL性能对比
空穴传输层(HTL)选择:对比Spiro-OMeTAD(效率高但热稳定性差)与PTAA(机械稳定性优),最终选用PTAA以适应120°C层压工艺。Spiro-OMeTAD基组件虽PCE达17.68%(Voc=26.6 V,Isc=141.8 mA),但未通过封装验证。
激光划线P1-P3优化提升
15.6×15.6 cm²组件的激光布局与性能
(a) 含24个子电池的激光布局(b) P1、P2、P3刻划宽度示意图
(c) 死区宽度最小化(≈120 μm),实现GFF 96.4%(d) PTAA与Spiro-OMeTAD基组件的I-V特性曲线
三激光步骤(P1-P3):采用355 nm皮秒激光优化刻划参数(P1:0.9 μJ脉冲能量,1200脉冲/mm;P2:0.6 μJ,6线并行刻划),将死区宽度降至120 μm,GFF提升至96.4%,为同尺寸组件最高值。
组件布局:24个子电池串联的矩形布局(长宽比优化),降低串联电阻,减少电流损耗。
钙钛矿太阳能组件PSMs性能
规模化效率表现
15.6×15.6 cm²组件:PTAA基组件PCE为16.32%(Voc=25.5 V,Isc=133.3 mA,FF=70.1%),Spiro-OMeTAD基组件PCE达17.68%。
从1 cm²电池扩展至156 cm²组件,效率损失仅8-19%,显著优于文献报道。
效率衰减机制
不同尺寸PSMs的光伏特性对比
串联电阻增加:组件尺寸增大导致电极电阻上升,FF从74.78%(2.5×2.5 cm²)降至70.1%(15.6×15.6 cm²)。
激光划线缺陷:P2步骤残留TiO₂可能形成肖特基势垒,增加接触电阻。
钙钛矿大面积面板PSPs制造工艺
面板集成与封装工艺
面板布局:5行并联(每行5个串联组件)
组件连接方式:25个15.6×15.6 cm² PSMs按5行×5列排布,总活性面积0.73 m²。
面板封装侧视图
封装技术:
热塑性离子聚合物(Jurasol™):替代传统EVA,避免乙酸腐蚀,但杨氏模量高(>1 GPa)引发热应力。
Kapton绝缘层:防止金电极迁移,但空气间隙导致密封失效。
电气连接:铜带焊接结合银胶固定,接触电阻<0.1 Ω·cm²。
钙钛矿大面积面板PSPs户外性能验证
I-V曲线与功率输出
Voc随时间变化
效率表现:面板PCE达12.0±1.6%,最大功率65 W,Voc稳定于87 V。
面板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a) 不同偏压(Vbias)下的Nyquist图(b) 表观电容(Cp)与频率关系(c) 极化电阻(Rp)随频率变化
失效分析:
封装材料刚性:引发脱层与电气连接断裂,导致金电极迁移。
环境波动:温度变化(局部达59.3°C)与辐照度波动导致Voc小幅波动。
本研究通过石墨烯界面工程结合先进的激光划线技术对钙钛矿组件进行图案化处理,成功将钙钛矿组件的 PCE 提升至 17.68%(156 cm²),并集成出目前最大面积的 0.73 m² PSPs(PCE 12.0%),验证了大规模制造的技术可行性。
联系电话:400 008 6690
美能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是一款专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1激光划线工序设计的高精度测试设备。设备可以通过探针与样品直接接触,测试其电阻等参数,精准判断P1划线的优劣情况。
通断测试功能:可进行通断测试,确保电池区域的清晰界定和电流泄漏的减少。
高效测试能力:整机TT小于60秒,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双检测组件设计:双检测组件,每个组件60根探针,间隔排布,方便增加补充功能(如高压修复等)。
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美能钙钛矿P1激光划线测试仪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高效测试能力显著优化了P1划线的电阻控制,确保刻线质量与电池长期稳定性。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我们不仅提高了PSMs的PCE和GFF,还在实际测试中验证了PSPs的性能和稳定性。
原文参考:Upscaling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 from 156 cm2 Modulesto 0.73 M2 Panels
相关解决方案